寒風呼嘯,冬入龜山。2020年12月18日上午十點,萬壽路東首,龜山西側之岱宗藝術空間內舉辦“一樹寒枝:于茂陽書法作品展”,為寒冬的龜山添得一絲暖陽。
于茂陽先生別號簡翁,山東東阿人。曾為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黨委書記、教授、碩士研究生導師,山東省書法家協(xié)會副主席。2015年退休,現(xiàn)為聊城大學特聘教授、碩士研究生導師,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教育委員會委員,山東省書法家協(xié)會顧問,山東省教育書法家協(xié)會主席。多年來,于茂陽先生致力于書法藝術創(chuàng)作與高等學校書法專業(yè)教育教學研究。1994年,在聊城師范學院(今聊城大學)籌備成立書法教育專業(yè),開了當代中國普通高等學校設立書法教育專業(yè)的先河,在當代高校書法教育史上有著重要意義。1998年,主持撰寫了《二十世紀中國書法史》,是第一部以世紀為階段劃分的當代中國書法斷代史,為中國書法當代史的研究開辟了新的視角。
于茂陽先生的書法創(chuàng)作以顏柳為基礎、以米南宮為體章草為變,既有深厚的傳統(tǒng)根基,同時又有著強烈的個性風格,在山東乃至全國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。他學書經(jīng)歷、書法藝術風格的形成以及他的成功經(jīng)驗,對我們來說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與指導意義。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副主席、山東省書法家協(xié)會主席顧亞龍先生曾這樣評價于先生書法:“其書取法晉唐,兼涉宋明,因器備長鋒,熟馭使轉,于自然流便揮運中集眾家之善得心應手。又數(shù)十年教書育人,碩果累累,教學相長,體悟甚豐。正所謂厚積薄發(fā),面貌自見。字里行間,淹雅不俗;胸中丘壑,盡顯風流!
此次展覽共展出于茂陽先生近期力作六十余件,能夠代表于先生最新書法創(chuàng)作水平,體現(xiàn)近期書法創(chuàng)作狀態(tài)。章草《千字文》長卷是此次展覽最具代表性的作品,此作將米芾刷字用筆的特征溶入其筆法的內部,字法以章草呈現(xiàn),既有米芾筆法的靈活與跌宕又有章草的凝練與簡約,形成了于先生獨特的書法藝術語言,筆墨情趣別具一格。此外,朱墨行草書《赤壁賦》、行草書《哲學家名言》小品,也都是于先生近期的精品力作。
于茂陽先生以平常心對待書法,他在與參觀者交流中談到:“退休了,寫字是我的休息方式而已。我這個年齡,已經(jīng)沒有了高大上的追求,這次展覽僅僅是冬天里的一樹寒枝,是我與同道和朋友聚會與交流的一次機會而已。”或許,恰恰是這種平常心,滋養(yǎng)了于茂陽先生大道至簡的書法個性風格,同時也促成了其書法藝術的重大成就。
此次展覽由著名學者孫茂貴教授擔任學術顧問,著名策展人、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王瑞青先生策展。由山東岱宗藝術空間主辦,B&C LIFESTYLS B.V.、濟南齊豐畫社、濟南逸名軒畫廊、濟南而已軒畫廊、聊城觀閱美術館共同協(xié)辦。展期20天。
